港股概念追蹤 | 國常會核准10台核電新機組 拉動投資超2000億 多機構看好今年核電股前景(附概念股)
時間:2025-04-28 07:10:06
東方電氣
中核國際
2025年國內核電項目審批首次開閘。據新聞聯播4月27日消息,當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准浙江叁門叁期工程等核電項目。核電工程曆來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拉動力,以單台國産百萬千瓦叁代核電機組約200億元的投資力度估算,此次新核准機組的投資總額超過2000億元。相關概念股:東方電氣(01072)、中核國際(02302)、中廣核電力(01816)。
從業內多方了解到,此次在國常會上獲批的新項目分別是廣西防城港核電叁期(5、6號機組),廣東台山核電二期(3、4號機組),浙江叁門核電叁期(5、6號機組),山東海陽核電叁期(5、6號機組),福建霞浦核電一期(1、2號機組),共計5個工程、10台新機組。至此,2022年以來,我國已連續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電機組,保持了常態化審批節奏。以上新項目均采用自主叁代核電技術,其中包含8台華龍一號機組。
目前,我國在運在建核電規模位居全球第一。核能發電爲以安全、高效、清潔的方式供應電力,同時解決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提供了現實選項。隨着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並網給電網帶來的調節和消納壓力與日俱增,高能量密度、承擔基荷作用的核電可以彌補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短板,爲電網安全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核電項目投資大、建設周期長、技術含量高、涉及産業多,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拉動作用。《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5)》藍皮書數據顯示,2024年核電工程建設投資完成額1469億元,較上年增長520億元,創曆史新高。
在國內,核電已成爲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支撐電源和主力電源,在5個省核電發電量超過20%,分別是遼甯、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在電力保供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去年,核電以不到2%的裝機占比,貢獻了全國4.7%的發電量。
截至目前,中國商運核電機組58台、裝機容量6096萬千瓦,核准在建機組44台,裝機容量5235萬千瓦,總規模升至世界第一。業內預測,“十五五”時期,中國有望成爲全球唯一商運核電機組破百的國家。
此外,世界核能協會3月12日宣布,包括谷歌、亞馬遜、Meta等全球大型科技和工業用電巨頭,已經簽署承諾書,支持“2050年前將全球核能發電量至少翻3倍”的目標。
根據世界核能協會的數據,截至2025年初,全球僅有約411座核反應堆正在運行,總裝機容量約爲371吉瓦,大概供應了全球9%的電力。自COP 28以來,全球總共有8座新的核反應堆並網,並開始新建12座核電站。
浙商證券研報指出,根據Gartner預測,預計到2027年,數據中心僅用于運行AI優化服務器的電力需求將達到500太瓦時/年,是2023年水平的2.6倍。AI催生對電力的巨大需求,數據中心需要全天候的電力供應,核能作爲高效、清潔、穩定的能源成爲重要選擇。面對AI大模型訓練推理對電能需求的激增,各方正將目光投向核能以期尋求能源供應的解決之道,微軟、谷歌、亞馬遜、Meta等科技公司紛紛押注核能。瑞銀、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看好2025年核電股的前景,因爲與人工智能熱潮相關的電力需求飙升。
中信建投稱,核裂變方面,目前國內叁代核電機組核准加速,四代堆、SMR穩步推進,建議關注核島設備相關上市公司;核聚變方面,我國核聚變堆投入規模巨大,聚變國家項目、商業項目以及聚變-裂變混合堆加緊建設中,預計2025年是核聚變招標大年,ITER項目的持續交付以及國內聚變堆和混合堆的建設將對産業鏈相關上市公司産生積極影響。建議關注上遊從事超導帶材以及中遊從事超導磁體、真空室、偏濾器、第一壁等核心零部件的相關上市公司。
相關概念股:
東方電氣(01072):東方電氣應會從中國即將到來的核電建設周期中受益,其火電設備部門穩定的現金流爲其提供支持。其具有吸引力的股息收益率應會推動其估值提升。
中核國際(02302):公司是中國唯一建立了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的國有獨資企業,是中國核電站的主要投資方和業主,是核電設計、核燃料和核技術設備供應商。
中廣核電力(01816):2024前叁季度公司實現上網電量166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7%,其中來自子公司上網電量爲1303.32千瓦時,同比增加5.02%,來自聯營公司上網電量爲365.58千瓦時,同比增加4.78%。公司實現營收623.7億元,同比增加4.06%,扣非歸母淨利潤爲97.4億元,同比增加0.91%,成本增加是由于新機組首次換料成本增加以及部分機組運營年數滿5年開始計提乏燃料處理基金。預計公司全年發電量與業績表現保持穩健上升。
免責聲明:本資訊不構成建議或操作邀約,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